食药两用资源研究与高值化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是2020年经湖南省科技厅审批立项,依托于吉首大学、2010年开始筹建;经过多年边建设、边研究、边开放。
重点实验室以武陵山地区丰富的食药两用资源为研究对象,以食药两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为研究目标,开展三个方向的研究工作:食药两用资源评价及高品质原料生产新技术研究、食药两用资源活性成分研究、食药两用资源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研究。探索食药两用资源的繁育、遗传改良技术,阐明其效用的物质基础,开展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产业化制备技术、活性成分结构优化及适药化改造技术、药食两用资源在功能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的高值化利用研究。在繁育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合成化学、分离分析技术、活性成分的功能及应用、功能性食品等学科领域发展现有理论知识或进行理论创新,形成原始创新技术,推进食药资源利用的高效化,促进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。
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0名,其中高级职称22名,硕士生导师14人,教师中博士学位人员占70%。实验室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成绩显著;有湖南省创新团队2个,湖南省121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,教育部跨(新)世纪优秀人才1人,湘西自治州兴州奖1人。
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之一,食药两用资源评价及高品质原料生产新技术研究。以武陵山区食药两用资源为对象,通过30多年资源评价及原料生产方面的研究,获得了一些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产品等成果,在食品加工设备、动植物繁育、野生动植物驯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。本领域研究近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,省地级课题和横向课题13项。已经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,其中被SCI收录30多篇,获国家发明专利49项。其中“优质矮林杜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”和“罗汉果引种规范化栽培技术创新及应用”分别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。
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之二,食药两用资源活性成分研究。实验室成员已在食药两用资源活性成分的提取、活性分析、分子结构优化和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,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本领域研究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,省地级课题和横向课题11项。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,其中被SCI收录70余篇,获国家发明专利29项,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奖、科技进步奖4项。
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之三,食药两用资源功能性食品、化妆品研究。实验室成员在杜仲籽、杜仲叶、百合、青钱柳等食药两用资源上,利用食品科学、食品工程、应用化学等理论知识作指导, 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产品。本领域研究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,省地级课题和横向课题14项。 已经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其中被SCI收录12篇,获国家发明专利27项,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。
实验室装备先进,拥有一批高值的实验仪器及设备,主要设备有扫描电镜、等离子发射光谱仪、便携式地物波谱仪、气质联用仪、原子吸收光谱仪、磁控溅射沉积系统、高效液相色谱仪、X射线粉末衍射仪、傅立叶红外光谱仪、紫外光谱仪、高性能光谱分析仪、激光粒度分析仪、食品质构仪、荧光分光光度计、有机碳测定仪、超临界材料合成系统、化学气相沉积系统、电化学测试系统、显微图象捕捉系统、差热分析仪、COD测定仪等。所有设备均制订操作规程及日常保养制度,由专业人员操作。
按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、联合与流动的方针,本实验室利用设备及技术上的优势,设立对外开放课题,积极吸收国内优秀人员来室工作;同时,通过主办或协办国内外会议,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本室讲学,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。实验室还十分注重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,实验室通过技术与设备共享,为地方个体、企业、研究院所等提供检测、委托研究、设备共享、人员培训等服务工作,提高服务地方的水平,推广科学技术,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科技含量,促进地方经济发展。